2004年廣東勞動力市場供求分析 |
|
|
2004 年廣東勞動力市場 供求分析 2004年,廣東經濟快速發展,全省完成生產總值16039.46億元,同比增長14.2%,提前一年實現“十五”計劃經濟增長目標和總量目標。經濟的增長,拉動了崗位增加和促進了就業。去年全省新增就業崗位105.4萬個,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32%,國企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5.3萬人,其中“ 4050” 人員實現再就業6.1萬人。全省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.7%,比2003年底下降了0.2個百分點。就業局勢保持穩定。 一、2004年廣東勞動力市場供求基本狀況 2004年全省勞動力市場繼續保持供求兩旺的態勢,供求總量達475.51萬,與上年相比,增加134.64萬,增幅達39.5%。其中需求236.99萬,增加70.95萬,增幅42.73%;求職238.52萬,增加63.69萬,增幅36.43%;求人倍率0.99。 (一)需求 區域。珠三角地區需求177.14萬,同比增加51.82萬,增幅41.35%;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需求分別為41.87萬和17.98萬,同比增加13.08萬和6.06萬,增幅為45.42%和50.77%。 產業。第一、二、三產業需求分別為3.09萬、113.25萬和120.65萬,分別占需求總量的1.30%、47.79%和50.91%。與上年相比,一產業下降0.43萬,降幅12.18%,二、三產業分別增加32.46萬和38.91萬,增幅分別為40.19%和47.16%。 行業。制造業需求87.70萬,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需求58.60萬,社會服務業需求17.55萬,三者合計163.85萬,占需求總量的69.14%,同比增加55.37萬,增幅51.04%。www.trituradorasdepapeles.com 單位性質。企業需求206.75萬,占需求總量的87.24%,同比增加61.48萬,增幅42.32%。其中,私營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需求居前兩位,分別為74.49萬和37.09萬,占總量的31.43%和15.65%。 職業工種。生產運輸設備操作工、商業服務業人員需求量最大,分別為85.45萬和74.41萬,合計占需求總量的67.46%。 性別年齡。16-34歲年齡段是需求主體,達175.89萬,占需求總量的74.22%;男性需求69.07萬,女性需求108.64萬,男性需求比女性少39.57萬。 (二)求職 人員類別。新成長失業青年、就業轉失業人員和其他失業人員分別為58.91萬、53.14萬和57.24萬,合計169.29萬,占求職總量的70.98%。比上年增加37.47萬,增幅28.43%。 性別。男性127.93萬,女性110.59萬,同比增加30.82萬和32.86萬,增幅為31.74%和42.28%。 年齡。16-34歲年齡段196.80萬,占求職總量的82.51%,同比增加66.34萬,增幅50.85%。35歲及以上年齡段41.72萬,占求職總量的17.49%,同比下降2.65萬,降幅5.98%。 文化程度。高中、中專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.24萬,占求職總量的74.31%,同比增加34.40萬,增幅24.08%;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1.28萬,占求職總量的25.69%,同比增加29.28萬,增幅91.52%。 技術等級職稱。具有技術等級或職稱的為112.16萬,占求職總量的47.02%,同比增加45.58萬,增幅68.47%。其中具有技術等級的65.99萬,具有技術職稱的46.17萬,分別占求職總量的27.67%和19.35%。 二、2004年廣東勞動力供求的特征 2004年廣東省的勞動力市場供求運作屬于正常狀態,但有如下特征: (一)勞動力市場供求增幅和企業缺工明顯。 從第二季度開始,廣東企業缺工明顯。去年省勞動保障廳兩次組織企業缺工調查,7、8月份調查了1138家企業,有普工缺口的395家,缺工企業面超過1/3;11月份,又調查了290家反映有技工缺口的企業,技工缺口人數占在崗技工的18.3%。同時,廣東勞動力市場供求兩旺,而且大幅增長。 一是供求總量。 03年需求總量166.04萬,求職總量174.84萬;04年需求總量236.99萬,同比增長42.73%,求職總量238.52萬,同比增長36.43%。 二是流動就業。 2004年末本省跨地區流動就業人員總量約600萬人,新增量由2003年的47.8萬增加到 2004年的67.5萬,同比增長41.21%。外省在廣東就業半年以上的達1600萬人,比2003年的1300萬增加300萬,同比增長23.1%。 三是廣東 新成長勞動力。 據勞動力市場的數字顯示, 新成長勞動力2003年48.05萬, 2004年58.91萬,同比增長22.60%。各類需就業的應屆中專、中技畢業生, 2003年15萬,2004年25萬,同比增長66.7%;大專以上, 2003年17萬, 2004年20萬,同比增長17.7%。 (二)行業、企業間需求增長失衡明顯。 近三年全省城鎮年均新增就業崗位95.3萬個,大大超過上世紀90年代70萬個的水平,2004年創記錄達到105.4萬個。但在行業、企業間,需求增加不是平均增長。比如,2003年第二產業需求81.66萬,同比增幅136.21%,而第三產業增幅只有8.23%;2004年第三產業需求達120.65萬,同比增幅49.17%,而第二產業增幅38.67%,比03年大幅下降。需求的變化導致勞動力供求的失衡。 (三)工資、綜合福利對供求的調節作用更加明顯。 在廣東市場就業機制比較完善,市場運作也已規范,因此,工資價位對供求的調控成為主導。改革開放后,廣東經濟總量二十多
|
|
上一個總結: 2005年上半年中國服裝市場分析 下一個總結: 創新機制 以考促學 扎實推進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
|
|
|
看了《2004年廣東勞動力市場供求分析》的網友還看了:
[調研報告]2005年上半年中國服裝市場分析 [調研報告]高速公路管理處2005年全處收費工作調研報告 [調研報告]XX鎮2005年工作設想 [調研報告]XXX2001-2005年婦女兒童發展評估報告 [調研報告]qq2006珊瑚蟲版 [調研報告]2005年國慶前工程公司安全生產檢查報告 [調研報告]街道2005年促進下崗失業女性再就業工作的調研報告 [調研報告]XX局2007年創建文明單位工作計劃(稅務局) [調研報告]煤礦礦長在2007年安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[調研報告]關于XX有限公司3000萬元授信總量的復議報告
|
|